欢迎您来到365体育投注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自身建设
培养科学精神与提高执行力
   日期:2009-11-13

 

培养科学精神与提高执行力

 

——试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

 

  中共长沙市开福区委党校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笔者认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个认识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其着力点就在于大力培养各级党员干部的科学精神,全面提高执行力。

一、科学精神与执行力的内涵

1、关于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通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道德所体现出的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敢于实践、独立思考、尊重证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气质。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因此,科学精神简单地说就是求实与创新的精神。如果说求实精神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探索与尊重,那么创新精神则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精神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力量,无论是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现代的五四运动,都充分展示了它极其重大的作用。

科学精神是正确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法宝,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作出过深刻的阐述,并身体力行。毛泽东同志指出:“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法宝。邓小平同志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他们以巨大的理论勇气、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探索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境界,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新指南。

无论是从理论的阐述还是从实践的探索来看,几代领袖倍加推崇、反复强调的“科学”,更多的是指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一言以蔽之,注重的是科学精神。当今我们之所以强调弘扬科学精神,就是因为它是完成现代化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情在时刻发生,一些不符合科学的现象、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甚至是封建迷信在许多领域、许多干部头脑中存在,只有拿起科学精神这把利剑,才能冲破旧传统观念的束缚,破除轻信和迷信,开辟追求真理的正确道路。

2、关于执行力

执行力最初是指执行并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西方管理理论普遍认为,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执行力。格瑞斯特定律指出:“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这一论断对国家机关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同样适用。

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一个具体的革命行动,胜过一打空头的革命纲领。”对于各级领导机构和党员干部来说,执行力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水平,就是抓落实的作风和能力,就是对任务目标的认真研究和执著推进的本领。具体表现为以其知识、经验、意志、作风等素质为基础,正确领会上级意图,顺利完成交办任务、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在当前,党员干部的执行力集中表现为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熟练掌握其基本方法,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瞄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目标,坚忍不拔、开拓创新地履行职责的学习实践能力。在我国,公共部门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向来被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所诟病。某些地方官员不能正确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肠梗阻”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党员干部开会讲话、汇报工作、发表文章头头是道,但就是不肯扎扎实实地办事;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主要是管决策、抓方向,而不必亲自参与决策的执行;有的基层干部满足于上面怎么说基层怎么做,机械地理解执政能力和执行力的关系。由于这些原因,科学发展观停留在一些干部的口头上,搞坏了风气,贻误了发展。

提高各级干部的执行力对于保持政令畅通、落实科学决策、深化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党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到了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决策科学民主,执行坚决有力,监督透明公正”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六种能力。这些,都是我党从执行力的角度作出的重大考量和重要的战略部署。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央明确提出要突出实践特色,道理也就在于此。 

二、科学精神与执行力的内在联系

1、科学精神是保障执行力的必要前提,它为执行力既奠定了坚实基础又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才能产生强大的执行力。实践表明,离开了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的执行力必然是盲目的、乏力的,甚至是危险的。对于各级党员干部来说,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正确的把握,对党的创新理论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就谈不上矢志不渝地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正确决策,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必然大打折扣。执行中的随意性、虚假性、片面性就在所难免。只有深谙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才能够灵活自如地用正确的观点看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难题。单纯凭热情、凭经验而不是凭科学、凭真理去“执行”,必然是盲目的、徒劳的,有时甚至会“南辕北辙”。只有坚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工作前才会未雨绸缪,定好措施、想好预案;工作中,才会调查研究、及时纠偏;工作后,才能及时总结成绩、排找差距。从而真正做到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

2、执行力的有效运行为科学精神提供了认识的现实来源和不竭的动力,不断地验证、丰富、发展着科学精神的内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知道决策究竟是否科学、是否切实可行,必须在“执行”这个环节中去验证、去鉴别。科学的精神要求我们尊重实践并积极参与实践,以实践作为为科学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离开了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尽可能多地让干部到实践中锻炼、学习和体验,在执行中探索,激发创新的灵感,学会协作的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品格,锤炼坚忍不拔的意志,从而获得科学精神的真谛。

3、科学精神强调的是“求真”,执行力专注于“务实”,两者共同统一在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之下。

科学精神决不应该与执行力割裂开来。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它来源于改革开放生动的实践,同时又是指导新的伟大实践的理论瑰宝。对于科学发展观,既要认真学习又要深入践行。求真是为了务实,务好了实才可以更好地求真。要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善于把求知欲望、理论思维与工作实践、创造热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答新课题,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推动新实践。要处理好知与行、破与立的关系。既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被以往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科学合理的机制,又敢想敢试,勇于打破陈规陋习,挣脱习惯思维的桎梏,善于发现漏洞,及时打好“补丁”。如此,才能在坚守科学理性底线的基础上,激发创新活力,避免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

三、培养科学精神与提高执行力的方法和途径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办事情、做决策,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往往凭经验、凭感情、凭关系办事,导致执行力的弱化、虚化甚至异化,给腐败等丑陋行径留下滋生的环境和土壤。一些党员干部执行政策断章取义,依照是否对我有用选择性执行;落实任务虎头蛇尾,热衷于搞隆重的启动仪式,而不一抓到底;工作成效表里不一,报喜不报忧,甚至弄虚作假;本位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抬头;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无法应对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新挑战,就难以肩负起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崇高使命。

1坚持用科学精神教育干部。

在强调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同时,不应忽视科学精神的教育与熏陶。要让各级干部树立起对待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培养不轻信、不盲从的“怀疑精神”和不怕失败、不轻言放弃的探索精神。要教育干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防止从功利的意义上来理解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作为与自然绝对对立的力量,成为人们无限制地攫取和破坏自然的借口,防止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起来,漠视人的存在与发展,始终坚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统一。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执行力的提升。

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基本要求、核心、根本方法的理解和认识,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要遏制一些领导干部在推进地方发展时出现“发展冲动”,防止出现借发展之名“乱政”,借发展之名扰民,甚至借机腐败。

要解决思维方式问题,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水平。坚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按客观规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充分借鉴和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创新思路和办法,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发展与稳定等方面的关系。

要解决工作方法问题,提高统筹与协调的能力。要善抓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在统筹与协调上狠下功夫。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学会在众多的信息中分清主次,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从而明确时间、精力的投向,实现执行成本的最小化、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要解决工作作风问题,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要把打造服务型政府作为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内容。各级干部要像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夜以继日、夙兴夜寐地去学习、去研究、去决策部署、去检查督促。”要转变观念抓落实,改进作风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强化领导抓落实,创新方法抓落实,完善机制抓落实,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要解决激励机制问题,提高执行的效率,确保执行的效果。要建立和落实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综合考核各级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驾驭全局、处理利益关系、务实创新、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能力,提拔重用那些让不事张扬、扎实干事、执行力强的干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证。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明确岗位职责,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完善问责机制,使每个干部处于一种真抓实干的自觉状态而不敢懈怠。要加强日常监督,更多地让人民群众、服务对象评价干部的工作,确保各级干部把精力用在服务群众上,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民生、满足民愿、维护民利、构建和谐等方面,确保中央的决策贯彻到基层不走样,令行禁止。

上一篇:清华杂感 下一篇:周虔:“弯道超车”需要“四有”人才

打印 | 关闭